我院正优学堂满1周岁了
★ 这一年帮助了多少孩子,康复情况怎么样?
★ 它是如何帮助这些孩子的?
2020年10月5日,正优学堂课程总顾问香港教育大学李萍英教授带领正优学堂老师团队,对这一年的训练情况做了分享。
这一年,正优学堂共帮助了87名孩子,其中75%的孩子成功回归校园。
这一年:
4岁的宸宸,ASD
系统治疗4周后,词汇量增多,和小朋友握手、牵手跳舞、分享食物……4个月后成功回归幼儿园。
4岁的小宇,诊断ASD
经过2个月的小组训练,基本的沟通交流以及主动语言表达都可以完成,愿意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3岁的珊珊,语言发育迟缓
面试时,爸爸说被老师建议暂时不去幼儿园。训练1个月后,成功回归校园,老师反馈也不错……
2岁的诺诺,在国外确诊ASD
3个月正优学堂干预训练后,社交互动性增加、认知理解提升、重复语言减少……
妈妈反馈说诺诺更喜欢和家人互动了,主动用语言表达需求了……
这些成果,是如何达到的呢?马上为你揭晓!
①专家指导、先进理论支持
回归校园是特需孩子回归主流社会的重要一步。要成功帮助孩子们,首先要明白他们缺的是什么。
2019年,我院通过李萍英教授引进了香港比较先进的融合教育课程——“早期干预·正优学堂”(Positive & Awesome Group, 简称PAG)。
并邀请李萍英教授作为正优学堂的课程总顾问,为康复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
PAG以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及成功融入不同的同辈群体为教学目标。
以正向心理为核心的正向教养理念,通过特色的教学方式,发现孩子的优势,进行多方位的干预训练。
帮助他们获得社交互动、语言、规则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专注力等。
接下来,我们再详细说说:孩子正优学堂的主要学习什么、获得哪些能力,以及康复老师和家长在其中起的作用。
② 不同课程,锻炼孩子不同能力
按照训练安排,进入正优学堂的小朋友,在1V1、小组干预的康复模式下,(同时进行)加强同辈互动 (Social Thinking)。
★ 比如,游戏互动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小游戏,引导孩子们互动,提升社交能力。
★ 饿、渴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动机,借助生活自理时间,用语言、动作、神态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拿食物,提需求、分享食物和收拾垃圾等,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 早期认知环节,康复老师们会通过提示卡,引导孩子学习日常的规矩指令,如“嘴安静”、“手放好”、“耳朵听”……
还有创造力开发、语言-社交(绘本故事)、家长沟通等环节,不同的课程,训练孩子不同的能力。
③ 康复老师和家长配合默契、一起成长
康复老师在这些训练活动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她们职责是时刻观察孩子的行为及反思,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 (评量行为动机/目的),简单来说就是理解孩子的行为及找出原因。
这里有2个很重要的点,也是我们家长在给孩子正向教养时需要牢记的:
同理心 (Empathy),换位思维及聆听 (Active Listening)。
这2点也是理解孩子的情绪、进行干预训练时,康复老师掌握的必备技能。小朋友的情绪关乎整个训练。
如何通过表露出来的5%,理解小朋友背后隐藏的95%,是我们康复老师和家长都要重视并实践起来的。
同时,家长需要在家庭训练中巩固、泛化孩子在课堂上获得的能力,不断学习正向教养方法,发现孩子的优势能力并培养。
李萍英教授还经常为家长和康复老师培训专业知识,推荐专业书籍。
总的来说
正优学堂这一年是收获满满
① 对医生,正优学堂可以很好的和自己配合,给孩子科学的干预训练;
② 对康复老师,可以用自己所学专业,施展才华,帮助更多的孩子;
③ 对家长,正优学堂是放心的好课堂,孩子可以进步、自己也能学习成长;
④ 对孩子,这里有满脸笑容接纳自己、和自己玩游戏的老师,有一起打闹的小伙伴,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
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依然牢记初心,和家长一起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
★ 正优学堂适合几岁的孩子?
★ 一般要训练多久?
点击“快速咨询”,了解正优学堂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