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姚月苹,高级语言治疗师
主题:和孩子有效沟通互动的技巧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
我教了孩子无数遍,每天都和他互动,但是口水都说干了,他就是不跟着念,语言训练一点效果都没有。我到底该怎么教呢?
今天,高级语言治疗师姚月苹,分享和孩子的语言沟通互动技巧,帮助家长掌握语言家庭训练的小窍门。
1、做好语前技能准备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在进行语言训练前,我们要先了解影响孩子语言发展的4个因素:生理因素、认知理解、社会互动和沟通欲望。
而认知理解、社会互动、沟通欲望和关注意识,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前备能力。
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孩子的语言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儿童语言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先听后说”。
儿童要在沟通和玩耍中不断地获得语言的输入,先发展语言的理解,然后才会用语言表达,从而“开口讲话”。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获得语前技能呢?接下里我们好好说一说这个问题。
2、语言家庭训练前家长一定要做好的4件事
01
打好认知基础
通常,我们家长教孩子说话是这样的,比如指着冰激凌的图片,让孩子这样让孩子跟着自己的口形仿说“冰激凌”。
口形的仿说是最难的,家长往往最长做的就是从最难的开始教,往往孩子不听,或者没效果。
在给孩子打认知基础的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注意:内容要生活化、孩子不理解的不教。
比如在教孩子指认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妈妈在哪里?牛奶在哪里?
不然,我们家长再怎么教也没用。
这里分享基础认知理解可以教些什么:
比如,看到苹果。让孩子和“苹果”对上号,指认水果中,哪一个是苹果,苹果是吃的,属于水果……
★ 父母谨记:
教孩子语言要从基础上开始教。跳跃式的教学会让孩子越学越困难,而且回过头来再去教这些东西的时候,会比刚开始一步一步的教更难。
02
进行良好的双向互动
带着孩子玩,就是互动了吗?不,要双向有效的活动才叫互动。
生活中随时可以互动,吃饭、上厕所、做饭……从睁眼睛要闭眼睛都可以教,孩子切身感受的、能理解的。
我们家长在互动中,经常会纠正孩子这不对哪不对。
其实没必要这样。
互动之前要先看孩子怎么做,做所有的事情之前,要给孩子2个字:尊重。即使他的行为是不恰当的、错误的,比如说刻板行为。
家长应该先观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能不能试探性的参与到其中去?再说引导。要孩子接纳自己,再沟通互动。
这里分享一个互动小窍门:
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上面的技巧找到和孩子互动的最佳方式。
03
激发沟通的欲望
有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好像对什么都不敢兴趣,一个人玩,完全没有和自己说的欲望。
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教他呢?
首先,想办法勾起他对话的动机。比如观察兴趣点、设置障碍、创设情境。
★ 举个例子:
比如孩子想吃饼干(兴趣点),家长可以把饼干放在柜子里锁住(设置障碍),让孩子寻求家长的帮助(创设情境),语言环境就创造出来。
当然在沟通技能上,除了上面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肢体指令、等,创设符合孩子喜好的情境表达,让孩子带着家长玩,把孩子的被动语言发展成主动语言。
04
赢得孩子的关注
孩子的关注意识,是做好前3点的根本。孩子的注意力在那里,家长的训练点就在那里。
① 留意细节,探索孩子真正的需求。
② 同步同点,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有没有和我们家长在同一个点上。
③ 兴趣点,一点点测试,找出他的兴趣点在哪里。
④ 轮替,家长在说了之后,观察孩子的表情,眼神关注的地方。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反应,但不能一直等。
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很容易分散,等待的时间不能太长,观察孩子的眼神、口形、肢体,当孩子有一点分散时,要马上把他拉回来。
今天的语言训练干货就分享到这里了。你学会了吗?
★ 孩子发音不清楚该怎么训练呢?
★ 孩子说话有气无力、断断续续的,是怎么回事呢?
我院“院长门诊”正式开诊,留美博士,华西专家坐诊,名额有限。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康复训练】【早期干预】【咨询儿童健康问题】等,可以点击(快速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