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稍微有点咳嗽就全家上阵,打个喷嚏都心急得不行.
今天揉了几下眼睛——“不会是结膜炎吧,快,买眼药水”
明天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呀,这是鼻炎,快看医生”
过几天清嗓、干咳……——“怎么有了咽喉炎?”
这一天天的也没干啥呀,娃怎么这么多问题。诊所也去了,药也抹了,怎么还是不见好,还越来越严重?
然后到儿童专科医院一检查——什么?原来是抽动症!
抽动症和眼睛、鼻子、嗓子有什么关系?它还和哪些疾病有相似之处?怎么才能分辨?
抽动症又名抽动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等,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
此类儿童常常会出现一组或多组短暂的、突然的、不可抗拒的、盲目的、无节奏的、反复出现的动作。
抽动症常常被误诊为:
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
误诊为结膜炎
结膜炎:
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眨眼增多,但不会随情绪紧张而加重,使用眼药水效果明显。
抽动症:
结膜没有充血,没有分泌物,频繁眨眼,情绪紧张,感冒时加重。
往往脾气急躁。抗生素眼药水无效。
误诊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伴有头晕。
抽动症:
鼻部症状不明显,鼻部周围肌肉抽动明显,多伴有面部肌肉痉挛,导致鬼脸状。情绪紧张,焦虑时加重。
误诊为咽喉炎
咽喉炎:
咽喉部异物感,干燥,灼热,微痛,咽分泌物增多,粘稠,常有清嗓动作,咽部粘膜弥漫充血,色暗红。
抽动症:
干咳,无痰,控制不住的发出声音,紧张焦虑时候加重,咽喉部没有充血。
有一部分原因是患儿对症状有一定抑制或掩饰能力,比如用梳头来掩盖住自己头部的抽动。
比如在某个场合没有抽动症状,但在其他场合就有。让人觉得孩子自己可以控制抽动,没什么大问题。从而耽误治疗
所以,如果家长们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吸鼻子、耸肩、摇头、说脏话等
快带孩子做个筛查
我院治疗抽动症方法
ICF三级康复体系
通过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行为治疗、教育康复等在内的技术和方法,康复师一对一训练,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药物治疗
正在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多采取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
在药物方面,主要以 中成药 为主,给孩子温和调理。
比如:地牡宁神口服液、痫愈胶囊、羚羊角胶囊、萺麻熄风片、脑蛋白口服液、小儿康颗粒……
另外,根据孩子的症状程度,可能会需要配合一些西药,医生会首选副作用相对很低的药物,并对 剂量拿捏 也非常慎重
除此之外, 家长的配合 与医生 随访减量 也很重要,这样几乎才不会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影响
介绍几种常用的西药
- 硫必利
- 利培酮
- 可乐定
- 氟哌啶醇
药物副作用
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不想吃饭,兴奋、失眠等
对于抽动症尽量使用中成药,西药副作用较大,一定要请请医生搭配好用药剂量!
注意:每个孩子病情不同,一定要检查后再对症下药!
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多数抽动症的孩子都有湿疹、鼻炎或遗尿的问题,这些是先天体质不足的表现。在治疗上中医主要采用:汤药,推拿,针灸
中医治疗作用
调养脾胃与肝脏,相比西药更加柔和,没有太多副作用!
心理师 康复指导老师
对于那些因为幼年受到惊吓或虐待等心理阴影导致的抽动症,医院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来为孩子化解阴霾
对于那些因为长期抽动症已经养成了生活中坏习惯的孩子们,医院有康复行为指导老师,帮助孩子走向正规
最后家长们切记,虽然都是抽动症,但每个孩子的发病原因不同。一定要先检查再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我院“院长门诊”正式开诊,留美博士,华西专家坐诊,名额有限。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康复训练】【早期干预】【咨询儿童健康问题】等,可以点击(快速问诊)